公益广告,指不以营利为目的,为社会公众切身利益和社会风尚服务的广告。 公益广告,可以是说是服务于社会大部分成员福祉的免费宣传手段,也可以说是为社会少数成员或弱势群体发声的最佳媒介。不论着力点是众是寡,它最终造福的,必定是整个社会所有的成员。 今天,小编就为大家盘点一番,国外公益广告的良心之作,看看这些创意背后的冷暖情长。 女性 儿童 弱势群体
联合国妇女署:“请尊重妇女的话语权” 当用置于女性嘴部(象征女性话语权)的搜索引擎进行“women need to”(“女性需要”)关键词搜索时,系统检索出来的关联词均是“女性应该待在她们应该的位置上”“女性需要知道她们的身份地位”“女性需要被管制”等不公平对待的态度及行为。 而正确的搜索结果应该是“women need to be seen as equal”(“女性应该被公平对待”)。
粉丝带:“战胜(乳腺)癌症” “Breast cancer(乳腺癌)”需要女性亲手去“Beat(击败)”。
粉丝带:“要是你能像关心fb动态一样关心你的乳房就好了” 粉丝带将人手和社交网站Facebook的标志字母“F”进行类比联想,呼吁女性应同时刻关注自己的社交网络动态一样,关注自己的乳房健康。
SaferNet:“有些大人把孩子当成成年人” SaferNet是巴西一个打击网络犯罪的非政府组织,暴力对待儿童、性侵儿童的社会不良分子均是它关注并打击的对象。 海报中两个穿着打扮成人化——男孩有胡渣,女孩烫发化妆、穿着暴露,鲜明地表现了社会上一些漠视儿童身份、以错误态度对待儿童的人。
“如果把年龄仅当作一个数字,那么牢房不过就是一个房间” 正如海报中白色小字说的那样,“与幼童发生性行为依法被视为强奸,并且,这是一项在承认时令你三思的重罪”。
“对于你孩子的性威胁可能就存在与他/她的手机里” 图中放在裤子后兜的手机下部显现出一只置于孩子敏感部位的人手,其含义不言而喻。
“那些酷刑的受害者就如同你我一样”
“你的未来并非取决于你的肤色” 同为刚出生的婴儿,亚非裔的孩子却已身着“建筑工地工人”“消防员”“清洁工”等社会基础设施工作者的服装,这类“肤色决定未来”的理论显然是不科学的。 众生皆平等,纵使有起点的先后之分,但个体自身未来的质量最终还是由个人的努力程度决定。
“有些触摸是永远无法消退的”
“网络暴力伤人无数” 隔空的网络猜忌、谩骂指责同样会产生切肤之痛。
“即使故事被报道但真相却仍被掩盖” 众多不良的体制、规则及权利使得最简单的事实与最基本的真相也难见天日。
“我今天就捐款资助这个孩子” 和 “我待会儿再捐” 我们有的是时间,可对于正处在死亡边缘的贫困儿童来讲,我们犹豫、推辞或是“等会儿再说”的一刻就足以令一条小生命从人间蒸发。 对于时间,我们每一个人都是被动的,可是,在救人一命这件事上,我们占据先机。 WWF系列
“节约纸张拯救地球”
“一个瓶罐的溶剂,会污染上百万升的水”
“恐惧”和“更加恐惧” 在海中遇见了鲨鱼,我们会恐惧。那假如,我们一睁眼发现汪洋大海中只有我独自一人,这种被抛弃、被吞噬的感觉,是否更令人感到恐惧呢。
“不是因为你没看到,它就不在那里” 自然资源
海洋保护协会:“当你看到金枪鱼被捕捞时请想想熊猫”
杨晓璇《请拯救它》
孙梦家《纸间的自然》
“进到海洋的就会再进到你的肚子里”
“每一分钟都会有一个物种在地球上消失”
“森林砍伐后的一页”
“空气污染每年造成6万人死亡” 生命健康
“你能比医生还懂得健康吗” “私自用药会对个人健康产生不良影响,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。”
“每年有250万个儿童死于饥饿,你的赞助会喂饱他们” 五叉口的叉子形象化成正遭受饥荒的孩子伸出的手,这个创意设计将粮食和饥荒无缝地结合在一起。
“这不是草图,这是厌食症患者的自画像”
吸烟会缩短你的寿命
“看到这幕就好像看见你在吸烟”
系安全带等于延长寿命 1988年生,那么,几几年殁呢?
“追尾是不值得的请给公路上的卡车留一点空间”
“压一下就能改变你的未来” 上半部分肋骨,下半部分盆骨,只要压上了安全扣便可无忧。
“驾驶时请不要发短信”
“嗜睡是驾驶最不起眼的敌人”
“过马路不应该那么危险闪红灯就停”
“酒后请勿驾车” 看完国外的这一系列公益广告发现,它展示给我们的不仅仅是创意,更是与人性相关、与自然相关的满满心意。 这些心意,不仅仅需要我们能够感同身受,更要求我们因此有所行动。 化为悲愤,化悲愤为行动。 这,大概就是公益广告最大的营利点了。 编辑声明: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,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,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,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,请与我们取得联系,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。 |